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中国当局监禁赵岩三年毫无道理

2007年09月16日

中国人权为《纽约时报》研究员赵岩获释感到高兴,同时对他必须在服满3年刑期,而不是在3年前就获得自由深表遗憾。中国人权认为赵岩至少应该在2005年联合国任意羁押工作组宣布对他的监禁属任意性质之后就获得释放。因为这一独立的国际专家机构认定对赵岩的羁押侵犯了他的基本自由和他应有的正当程序权。

赵岩於2004年9月因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预测江泽民将辞去军委主席的消息而被逮捕。当局将他关押长达19个月,却未对其涉嫌泄漏国家机密罪”进行审判。

2006年3月17日,即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前一个月,媒体广泛报道称指控他的罪名被取消,赵岩会尽快被释放。但8月25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却以证据明显不足的“欺诈罪”判处赵岩3年徒刑,这一罪名被广泛视为是当局制造的“莫须有”指控。一审审判中,法院不仅以案件涉及国家秘密为名,对案件进行不公开审理,而且拒绝赵岩及其律师提出的证人出庭作证的合理要求,这一做法明显违反国际公认的法律准则和中国国内的法律规定。尽管赵岩在一审中被宣布“泄露国家秘密罪”罪名不成立,但是上级法院在赵岩提出上诉后,於12月1日在不允许他出庭作证的不公开审理中,仅用了5分钟就将其上诉驳回。这种做法也同样违反了国际准则和中国国内法律。

赵岩案揭示了中国当局如何利用国家“秘密”制造罪名,压制其不喜欢的言论和报道。
中国人权执行主任谭竞嫦

赵岩在任《纽约时报》研究员之前是一名记者。他的很多报道集中在农村存在的问题和政府的腐败上,他还积极为保护农民权益进行呼吁。至2007年9月15日赵岩服刑期满,他的3年刑期包括了审判前他被拘留的两年时间。

中国人权执行主任谭竞嫦表示:“尽管对赵岩‘泄漏国家机密’的指控最终被取消,但这一罪名仍严重侵害了他的程序保护权”,并指出“赵岩案揭示了中国当局如何利用国家“秘密”制造罪名,压制其不喜欢的言论和报道。”中国人权敦促中国政府释放包括新闻记者师涛、劳工活跃人士姚福信和异议人士胡石根在内的所有已经联合国任意羁押工作组宣布为被任意羁押者。

错误 | Human Rights in China 中国人权 | HRIC

错误

网站遇到了不可预知的错误。请稍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