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政府问责

张XX ,男,1961 年 4 月 3 日生;北京某高校教师。 1989 年 6 月 3 日下午 6 时左右,我与两位朋友一起去天安门广场看“女神像”,8 点左右到达广场,此时广场上人很多,女神像耸立在广场北侧,看过女神像,我们听讲演,然后绕广场转了一周。在广场,我们听到了当天下午在西单发生的戒严部队的军火车被民众截留一事,於是我们决定去西单看看后回校。这时大约晚 11 时左右,我们突然听到很大的机器声从前门方向传来,只见一辆装甲车从前门高速向北驶来,人群飞快向两边散开,装甲车在人群中飞驰着,场面很恐怖,最后装甲车向西驶去。我们还是决定去西单,到了六部口由於人多,我们把自行车放下,...
吴向东 ,男,出生於 1968 年 8 月 13 日,遇难时 21 岁;生前为北京东风电视机厂四车间工人、北京仪器仪俵职工大学企业管理专业三年级学生;89 年 6 月 3 日晚 11 时左右於木樨地桥头附近颈部中弹,4 日晨死於复兴医院;骨灰安葬於北京西郊八宝山人民公墓。 89 年 6 月 3 日晚 8 时,向东送女友出门一直未归,约於当日晚 21 时在长安街复兴门桥遭解放军射击中弹,当时被市民送往复兴医院抢救,约 6 月 4 日晨与世长辞。 6 月 3 日晚,我和向东父亲等待儿子久不归家,来回於长安大街寻找,并在一家商店门口焦急等候。直到 4 日晨 5 点左右,仍未见儿子归来。...
叶伟航 ,男,1970 年 2 月 10 生於北京,遇难时年仅 19 岁零 4 个月;生前为北京 57 中高三.二斑学生;於 4 日凌晨 2 时左右,在木樨地车站路北往东 100 米处宿舍楼前街心花园遇难,左臂贯通伤、右胸及后脑部闭合伤;骨灰存放於家中卧室。 89 年 6 月 3 日晚 9 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向手无寸铁的北京市民开始了大规模的屠杀,全世界人民被这一惨无人寰的血腥屠杀而震惊! 我是医生,当时我正在给一患高烧的小孩看病,我在患者家里六楼看见对面我家儿子正在灯下复习功课,因为已进入紧张的高考复习阶段,看到儿子那样专心,我心中感到无限的安稳和自信,...
蒋捷连 ,男,1972 年 6 月 2 日出生於北京,遇难时刚满 17 岁;生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四班学生;89 年 6 月 3 日晚 11 点 10 分左右,於木樨地复外大街北侧 29 楼前长花坛后遇难,后背左侧中弹穿胸而过,击中心脏;骨灰一直安置在家中灵堂内。 89 年 4 月,由胡耀邦逝世引发的北京学运一开始,蒋捷连就十分关切。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往来於人大、北大看大字报,听大学生讲演。4 月 19 日,北京各高校大学生就要求重新评价胡耀邦功过、参加追悼大会等问题,聚集在新华门前静坐请愿,与前来弹压的军警发生冲突。蒋捷连作为一个中学生参加了这次请愿活动。此后又多次参加运动。5 月...
袁力 ,男,出生於 1960 年 7 月 7 日;北方交大硕士研究生毕业,在电子工业部自动化研究所工作,遇难前已接到美国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研究生部的新生入学通知书,并已取得出国护照,预定9月以前赴美深造。 89 年 6 月 3 日子夜(约晚间 11 时 45 分)在木樨地遭戒严部队枪杀,临近 6 月 4 日零时被人送海军医院,因身上无证件,被列入2号无名尸体。遗体右手大姆指虎口下方有一块乌青淤血;中弹部位由咽部射入,后背尾处射出。现骨灰安葬於北京西郊万安公墓。 89 学生运动发生后,北京市全民响应,万人空巷,袁力因坚持工作,...
王楠,1970 年 4 月 3 日出生,遇难时 19 岁;生前为北京市月坛中学高中二.二班学生;6 月 4 日凌晨三时半遇难於天安门西侧南长街南口,子弹从左上额射入,左耳后穿出;现骨灰存放於北京西郊万安公墓骨灰堂。 1989 年 6 月 3 日晚 11 时 20 分左右,王楠携带照相机,头戴摩托用头盔,骑自行车前往天安门广场。11 时左右,他曾给同学打过电话,说他要去拍摄历史的镜头。6 月 4 日凌晨一点多钟,在人大会堂北门对面、南长街口被戒严部队开枪击中左上额,子弹从左上额射入,从左耳后穿出,头盔后面留有弹痕。后来被赶来的医学院学生抢救无效,於三点半钟死亡。 王楠中弹后,...
马承芬 ,女,1934 年出生,遇难时 55 岁;生前为复员老军人;89 年 6 月 3 日晚 11 时,在总政干休四所宿舍楼下乘凉时被戒严部队枪杀,子弹射入右下腹部,伤口约 4 至 5 厘米,6 月 4 时晨死於 304 医院;骨灰自费安葬於金山陵园。 我的妻子是一位退伍老军人,1934 年出生於河北省,1949 年参军,1951 年入朝参战,在韩战中历经三载幸免遇难。归国后 1958 年复员做了随军家属,到了晚年却无辜死在了所谓人民军队的枪弹下。十年前的 89 学运和民运, 全国广大学生和人民群众,从国家前途着想,起来反对贪污、腐败,要求自由、民主,并要求与当时身为总理的李鹏对话,...
段昌隆 ,男,1965 年 10 月 19 日出生於北京,遇难时不足 24 岁;生前为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学专业 84 级应届毕业生;1989 年 6 月 4 日晨於西长安街西单至民族宫一带遇难;骨灰安葬於北京西郊万安公墓。 89 年 6 月 3 日中午,昌隆从国家核技术局参加面试后回家,准备午饭后返校。我见他这段时间很消瘦,想多留一夜叫他休息一下。可他说不行。他说学校实验室的机器还开着,正委托同学看着呢!还要准备毕业考试、写毕业论文。他还对我说,他还要参加天安门的学生运动,忙得很。正在这时,清华同学 A 来找他说:上午学校广播站动员学生去天安门声援,同学们都上街了。...
陈来顺 ,男,1966 年 3 月 2 日生,遇难时 23 岁;生前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89 级新闻系在校本科生;89 年 6 月 4 日凌晨 2 时左右,在人民大会堂西侧小平房顶上头部左侧中弹遇难;现骨灰安葬於北京西郊金山陵园(南二区三排四号)。 89 年 6 月 3 日晚 6 时左右,陈来顺与其大姐陈秀英一同离家至崇文门地铁处份手,此时北京情况已很紧张,大姐怕出事,劝来顺不要出去,来顺说要回学校交论文、取毕业照片,他没有随大姐回家。当时陈来顺背了一个深驼色书包,包内装有论文草稿和照相机等物品。因当时交通严重堵塞没有公共汽车,陈来顺步行绕道走到美术馆附近,遇上一位中学时的同学,...
这部纪录片,是 中国人权 根据天安门母亲群体拍摄的素材制作的。天安门母亲群体是由1989年六四镇压的受难者亲属和生还者组成。《 六四昭雪路漫漫 》呈现了六位受难者家属、两位生还的受害者讲述的故事。 中国政府至今未公布六四惨案的死伤人数,在长达近四分之一世纪里一直封杀隐瞒历史真相。纪录片中所讲述的故事,让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到六四死难者和生还者在当代中国这一惨案中的个人遭遇和家庭悲剧。 纪录片中人物: 受难者 吴国锋 ,20岁,大学生 6月3日夜出去拍照片,后脑中弹,腹部被刺刀捅入。 雷广泰 ,33岁,卡车司机 6月3日晚10点他前往天安门广场观看民主女神像。 戴伟 ,20岁,厨师...

页面

订阅 政府问责